2023年10月30日 13: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0月30日電(范宇斌 沈瑩)在上海理工大學建校117周年之際,學校收到了一封來自上海理工大學能源材料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能研院”)竇世學院士、劉化鹍院士的來信。這對院士夫婦在信中娓娓道出了自己在耄耋之年毅然回到中國再創業,以及希望捐贈100萬元成立助學基金的心愿。
出生于東北農村的科學家竇世學是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致力于納米、能源、超導與電子材料領域研究。2022年,80多歲的院士夫婦倆放棄了國外舒適的退休生活,帶領團隊歸國全職加盟上海理工大學。
歸國圓夢,捐款設立助學基金培育科創人才
10月28日是上海理工大學建校117周年校慶日。當日,竇世學院士、劉化鹍院士拿出自己100萬元積蓄捐獻給學校,并設立“鹍學英才獎勵基金”,用于獎勵優秀學生和優秀論文,吸引有志加盟能研院的優秀人才,攻克可持續能源系統的難點痛點。
他感慨道,自己從小在中國接受基礎教育,造就了自己始終保持拼搏的精神底色,即便耄耋之年也希望實現初心使命。
竇世學12歲就獨自離家到外地求學,從吉林大學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再到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竇世學把納米、能源、超導與電子材料領域研究作為“最壯麗的事業”而努力奮斗著。
作為竇世學最親密的愛人、最好的“戰友”,劉化鹍也在能源材料研發領域發光發熱,1994年以來她發表了數以百計的學術論文!拔覀兺诵莺,本來可以在海邊的公寓頤養天年,但在我們心中,拼搏奮斗才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快樂,所以我們決定回國做貢獻!备]世學表示,回中國創建能源材料科學研究院,這是他們一生中最后一個夢想。
竇世學告訴記者,對于超大團隊的人才引進、成果建設來說,此次捐贈可能微不足道,他們更希望以此為種子,促進更多工業、企業及有實力的校友會朋友圈加入到能研院的事業中來,共同圍繞“超導風機發電—先進儲能—綠色氫能”構建可持續的能源系統,攻克相關領域的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關鍵難題,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目標。
扎根楊浦,推動能研院走上“快車道”
2022年底帶領團隊歸國后,竇世學夫婦倆在上海理工大學創建能源材料科學研究院,并選擇扎根于上海楊浦這片熱土。
兩位院士帶著奉獻能源事業和培養創新人才的初心來到上海理工大學。他們深知這一目標的艱難與挑戰,但上海理工大學對能研院建設的大力支持讓整個團隊充滿信心,也讓竇世學夫婦倆深受感動。
上海理工大學校長丁曉東表示,人才是關鍵,人才是紐帶,竇世學院士和劉化鹍院士為上海理工大學的科研帶來巨大的助益,也為校園帶來了崇尚科學的精神和氛圍。
如今,竇世學夫婦倆歸國后的生活忙碌充實,同時讓他們感到身心愉悅!吧虾钇謪^還在為我們準備人才公寓,讓我們感受到楊浦區對人才的尊重和愛護!眲⒒d告訴記者,未來他們將扎根在這里。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談及未來,竇世學夫婦倆仿佛兩個剛創業的新青年,滿懷感恩、激情與希望。他們希望,有越來越多人才能夠匯聚上海,共謀美好未來。(完)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國家移民管理局 | 中國新聞網 | 中國僑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