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2f3eu"></tt>

    1. <p id="2f3eu"></p>
      <b id="2f3eu"><span id="2f3eu"><var id="2f3eu"></var></span></b>
      搜 索
      首頁 > 地方僑務 > 正文

      海外華文媒體蓉城尋巴風蜀韻 成都街頭感受氣象萬千

      2023年10月26日 09: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10月25日電 (王利文)“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倍鸥υ鷦用枥L過成都的詩意盎然、包容溫暖。25日下午,重游地處成都的杜甫草堂時,新西蘭澳紐網總裁陳洪燦感慨,“時隔近20年再到草堂,又是不一樣的感受。海外華僑華人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和巨大認同感,我們希望搭建橋梁,組織新西蘭華僑華人實地參訪,感受這里的歷史沉淀和人文氣息!

      10月25日,海外華文媒體走進地處成都的杜甫草堂。王磊 攝

        第十一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近日在成都舉行,來自五大洲5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家華文媒體代表,圍繞“融通中外,共譜新章”主題展開對話交流。25日,華文媒體代表走進成都的大街小巷,感受厚重歷史與現代文明的交相輝映、遍布街巷的美食和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便捷人性化的生活環境和“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助推“千年錦官城”走向世界。

        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薛濤紀念館、寬窄巷子等眾多歷史文化景點,訴說著歷史悠久的巴蜀文化。從早年閱讀《三國演義》,到如今真正走進位于成都的武侯祠博物館,加拿大《北美時報》主編黃學昆很是感慨:“武侯祠讓我進一步了解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些歷史人物為了民族生存和發展鞠躬盡瘁,這樣的精神值得海外華人傳承,而這也是我們華文媒體希望做的事情!

      25日,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海外華文媒體走進紛紛將手中鏡頭對準園區內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高嘉琪 攝

        來到大熊貓的故鄉,不少華文媒體期待了解其保護工作。剛走進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海外華文媒體紛紛將手中鏡頭對準園區的大熊貓!按笮茇埵侨澜缱钍軞g迎的動物之一,今天參觀不僅了解到它們大熊貓繁育背后的故事,也了解到中國為保護它們所做的綠色努力!薄睹乐拗袊請蟆飞玳L江啟光表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國民眾對大熊貓并不陌生,華文媒體要講好大熊貓故事,不僅要了解其保護現狀,還要了解背后的文化底蘊。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為了解川菜從鄉村到城市、從田間到餐桌的歷史文化以及現當代川菜產業的發展歷程,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來到位于成都市郫都區的中國川菜博覽館!按ú瞬┐缶,僅調料就有幾十種,我感到很震撼!绷_馬尼亞《歐洲僑報》社長高進說,川菜憑借鮮明的口味,深受歐洲當地消費者歡迎,“外國的‘老饕’們對川菜情有獨鐘,甚至對菜名如數家珍。所以要更多向海外介紹川菜,讓他們通過川菜知道四川、了解四川!

      10月25日,海外華文媒體走進地處成都市武侯區的玉林街道。王磊 攝

        近年來,成都精心打造本地“煙火味道”,隨著城市更新,一個個生活美學空間遍地開花。在金牛區撫琴街道西南街社區,薔薇花墻、懷舊壁畫墻營造“市井西南,煙火撫琴”的休閑生活氛圍;在新都區新都街道正因社區,色彩斑斕的涂鴉墻成為新興打卡點。武侯區玉林街道因歌曲《成都》唱響大江南北,如今,玉林東路社區打造了玉林席地而坐音樂會、玉林生活市集、玉林傳家寶博物館等多個集文化、生活、機會為一體的品牌場景。穿行在大街小巷,歐洲華語廣播電臺臺長邵愛倫觀察到,“這里公共設施健全,老人和孩子生活怡然自得,晚上還有民謠歌手駐唱,讓我看到了現代化的成都貼近生活的一面!(完)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

      韩国女明星们的yin荡生活

          <tt id="2f3eu"></tt>

        1. <p id="2f3eu"></p>
          <b id="2f3eu"><span id="2f3eu"><var id="2f3eu"></var></spa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