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日 14:16 來源:南方日報
儒洞鎮駒前村 傳承非遺文化“雄獅少年”躍起
南方日報記者 赫鵬翀
通訊員 陳秋萍
舞獅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瑰寶,也是一項源遠流長的非遺技藝,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在陽西縣儒洞鎮駒龍村委會的駒前村,這里的村民一直傳承著舞獅非遺文化。近年來,為了更好地學習和傳承舞獅,當地鄉賢積極搭建平臺,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雄獅少年”。
走進駒前村,在遠處便聽得見敲鑼打鼓的歡樂聲,一群血氣方剛的少年組成了駒前村同武堂武術舞獅隊,他們正在進行日常訓練活動。在教練的悉心指導下,他們舞動著獅頭獅尾,伴著鼓點聲進行“騰、挪、閃、撲、回旋”等高難度動作,盡顯獅子的威武剛毅,生動地演繹了獅子的“八態”。
據介紹,抓獅頭、扎馬步、走弓步等都是舞獅的基本功,看似枯燥的幾個簡單動作想要做好絕非易事。該村的少年們利用周末和暑假堅持訓練,經過不懈努力最終掌握了舞獅技藝。
“現在村里有學員40多個,最小的只有5歲。他們主要在周末和暑假訓練,每天晚上練習兩至三個小時,村里很多小孩看到以后,也有興趣跟著學習舞獅!苯叹毑糖飶娊榻B說。
舞獅是駒前村的傳統,已有近百年的傳承史,目前已傳承到第四代舞獅人。為了更好地促進舞獅文化發展,增強青少年對家鄉文化的熱愛,進一步提高身體素質,當地鄉賢積極籌集資金聘請專業教練,并捐資購買舞獅器材,讓村里的少年兒童能夠免費學習舞獅技藝,為非遺文化培育更多的傳承人。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國家移民管理局 | 中國新聞網 | 中國僑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