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5日 14:12 來源:南方日報
全國優秀民間文藝項目匯聚,激發夜間文旅消費新活力 文藝耀禪城 越夜越精彩
盧浩能 李曉莉 張艷青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禪城可謂文藝薈萃,越夜越精彩。
8月11日晚,2023“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示范性交流展示暨嶺南文化藝術周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禪城區石灣鎮街道南風古灶龍窯廣場舉行。同一天晚上,首期灣區青年創意市集——“南風集”在佛山美陶灣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內的石灣公園開啟。
8月12日晚,“粵夜粵美,Hi足禪城25h”2023年禪城區夜經濟活動啟動;顒蝇F場發布了夜經濟促消費系列活動、“時尚消費,惠購石灣”促消費活動方案,推出護航夜間經濟“百億保額”和“億元出行禮包”,全面激發禪城夜間文旅消費新動能、新優勢、新活力。
打造嶺南文化中心和商業消費中心,是禪城今年的重點工作,也是該區讓城市中心動能轉換更快的途徑。
一系列的文旅消費活動反映出,禪城確立了文化賦能融合發展的思路,通過“文化+藝術+旅游+商業+消費”的方式,推動文化藝術綻放光彩,商業消費蓬勃發展,進而讓城市中心塑造出“嶺南味、年輕態、時尚感、國際范”的新形象和新氣質。
聯袂交流
推動民間文藝“雙創”發展
醒獅+粵曲表演、潮州英歌舞、廣西壯族天琴、湖北土家族擺手舞、貴州侗族大歌、湖南侗族蘆笙……8月11日晚的南風古灶龍窯廣場,來自廣東、廣西、貴州、湖南、湖北五省(自治區)共11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典型案例輪番上演,為市民獻上了精彩的視聽盛宴。
據了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文化和旅游部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而設立的文化品牌項目。
為加強交流、推動發展,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國組織開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交流展示活動”。該項活動將先后在廣東佛山、四川成都、江蘇蘇州、河北吳橋舉辦示范性活動。
作為交流展示活動的第一站,佛山和禪城結合嶺南文化藝術周系列活動,充分宣傳展示近年來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成果,強化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文化富民實效,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搭建一個學習借鑒、交流展示、協同發展的平臺,促進各地互學互鑒、共同提高。
本次活動聚焦“文化引領,跨界賦能——讓民間文化藝術點亮美好生活”的核心主題,旨在探索民間文化藝術項目產業化發展、IP化打造的路徑,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啟動儀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司長陳彬斌提出,各地要依托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培育文化和旅游新業態,賦能鄉村振興。同時,不斷擴大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品牌傳播力和影響力,讓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趙紅表示,今后廣東將大力推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成果轉化,實現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的融合發展,推動嶺南文化煥發新的時代光彩,為奮進新征程提供更加強大的價值領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佛山歷來高度重視民間文化的藝術傳承發展,不遺余力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保護好、傳承好!狈鹕绞形睍、市長白濤致辭表示,武術、粵劇、龍舟、醒獅、剪紙、木板年畫等一大批優秀的民間文化藝術在佛山孕育發展,成為城市的亮麗名片。同時,佛山還打造了一批文化產業空間載體,積極引入多元業態和IP品牌,加快推動民間文化藝術項目產業化發展,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最優環境和最好服務。
作為佛山中心城區,禪城也正積極建設嶺南文脈之城。今年,禪城提出,以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現代化禪城為目標,傳承創新嶺南廣府文化、佛山初地千年精華,推動城、產、人、文聯動發展,塑造具有嶺南味、年輕態、時尚感、國際范的城市美學形象,加快提升中心城區集聚力、輻射力、親和力和創新力,持續提升市民舒適感、體驗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讓本次交流展示活動成功落戶禪城,表明了禪城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對全國各地優秀文化兼收并蓄。而這一活動無疑也是提升城市品質與格調的應有之舉。
點燃夜空
“文化+夜經濟”釋放消費活力
如今,要讓文化發展生生不息,離不開商業消費的助力。
而“粵夜粵美,Hi足禪城25h”夜經濟活動就是文化與消費融合發展的又一代表性活動。為了讓夜晚亮起來,人氣聚起來,商圈火起來,財氣旺起來,生活美起來,禪城區制定了促進夜間經濟六條措施。
禪城提出,要通過支持商鋪適當限時外擺、延長營業時間、發展夜秀夜游、持續美化亮化、提升城市格調、點亮東平水軸6條措施優化政策供給,打造“漫游禪城”城市品牌,形成多層次疊加反應、多業態有機銜接、多元化需求滿足的綜合性集聚區。
讓禪城之夜“嗨足25小時”。近年來,禪城區不斷加強“夜經濟”規劃布局,在發展夜間經濟的賽道上搶先出發。例如,該區打造嶺南天地商圈、季華路創意商圈兩個高品質夜間經濟集聚區,建設嶺南天地+祖廟歷史文化街區、NOVA嶺南站商圈+鉑頓城、佛山創意產業園、佛山王府井購物中心、南風古灶+石灣公園片區、國瑞升平商業中心、嶺南明珠夜健電競商圈等20處夜間經濟示范點,涵蓋文化藝術、夜間演出、休閑觀光等多種業態。
同時,禪城也在積極創新消費場景,培育新型業態和消費模式,增加更有特色、更有新意的產品供給。紫薇星空光影藝術館、沉浸式現代舞劇《劍合釵圓》等新型消費場景與產品就是鮮明例子。
一系列的實踐表明,以文化引領夜經濟蓬勃發展,是今年禪城的重點“打法”。今年以來,禪城接連舉辦了民俗文旅周、灣區珠寶文化博覽會、禪城家居消費嘉年華、塔坡廟會、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示范性交流展示等活動,以“文化+”方式跨界,塑造了禪城消費新模式、新亮點,打造了一批更潮、更好玩、更有趣的灣區打卡地。
這一打法有亮眼的數據支撐。今年上半年,禪城全區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同比增長35%,在全市五區排名第一,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8.47億元,同比增長3.2%,比一季度提速2.1個百分點。1至5月,禪城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70.33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住宿餐飲業持續火爆,上半年全區住宿業營業額同比增長28.9%,比一季度提速8.1個百分點,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增長18.7%。
禪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禮鋒表示,禪城將立足深厚的嶺南文化底蘊,以文化為引領,大力發展特色夜間經濟,通過打造沉浸式、多元化夜游體驗之旅,將潮流文化、傳統文化、夜間文化與夜間經濟深度融合,提升夜間消費的文化張力,打造具有嶺南味、年輕態、時尚感、國際范的城市中心。
接下來,禪城還將推出一系列文商旅融合的新業態、新場景、新體驗供給。繼8月11日“南風集”文創集市開市后,8月18日“粵夜粵美”廣東省2023年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主會場活動將登陸禪城,同步推出佛山古鎮夜游體驗活動。8月18日至31日禪城將舉辦“佛山市美食啤酒節”。
以文塑城
在文商旅融合中提升格調
文化藝術賦予內涵,商業消費注入活力,兩相融合會為一座城市帶來魅力,讓其持久繁榮。
“禪城必須責無旁貸站出來,為佛山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工業大市增添亮色、提升品質、刷新印象!倍U城區委書記嚴冰說,全力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現代化禪城,要在建設高品質、有格調的城市中心上走在前列。
為此,今年7月,禪城區召開城市品質提升暨城市格調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大會。大會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通過夯基礎、補短板,提品質、升格調,高效推動禪城的城市功能、品質與城市形象邁上新臺階,建設一座景美、物美、城美、人美、心美,美美與共的格調城市。
讓全國各地的民間文化藝術共聚禪城,是禪城致力實現“美美與共”的實踐。以文化引領推動夜經濟蓬勃發展,是讓禪城的品質與格調與民共享的體現。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與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李鳳禹在禪城授課時建言,禪城在應用“城市美學”水平、提升城市品質建設上,應從“六新”上做文章。
“六新”指的是:設立新愿景,打造“佛山之心”,建設藝術科創中心;展現新氣質,通過藝術科技雙賦能,調整城市發展賽道,注重發展輕資產、重IP、高品質、可落地、能示范的項目;打造新場景,構建城市公共空間載體,彰顯時代藝術科技之美;培育新基因,圍繞廣州美術學院佛山校區塑造藝術科創街區;釋放新熱力,打造嶺南文化藝術節和設計展覽等活動,讓嶺南文化成為可參與的盛事;展露新希望,打造兒童友好示范區,讓“城市美學”從宏大敘事進一步細致到“1米高度”的人文關愛。
向美而生,品格筑城。禪城正以佛山之魂、嶺南之名,塑造城市發展的新“品”“格”。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國家移民管理局 | 中國新聞網 | 中國僑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