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5日 10:21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7月15日電 題:暖心!他們陪“僑留守兒童”過暑假!
因為種種原因,不少在海外打拼的華僑華人,將孩子送回或留在中國生活。這樣的孩子,被稱為“僑留守兒童”。
“僑留守兒童”長年見不到自己海外的父母,被寄養在祖輩或親戚家中。這些孩子經濟條件相對優渥,但與父母的分離卻讓他們的成長缺少了快樂。
暑期來臨,多地大學生組建愛心支教隊伍,陪伴“僑留守兒童”開啟暑期生活。
在村子里唱響紅歌
“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6月30日上午,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海星村的童心港灣活動室傳出陣陣歌聲。莆田學院管理學院下鄉支教的大學生,正帶著海星村的50名“留守兒童”傾情合唱紅歌。
海星村是莆田著名的僑鄉,許多村民長年在國外,留下孩子在村里由老人撫養。這里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有117人,普遍存在只會說方言、普通話基礎弱等情況,語言的障礙使他們難以提升文字閱讀與寫作能力。
暑假到來之際,莆田學院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與涵江區團委一起走進海星村,開展“暖心推普支教,點亮童心夢想”七彩假期夏令營,為孩子們的暑期生活帶來一次意義非凡的體驗。
“國旗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尊嚴,五星紅旗的紅色是由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染成的……”在愛國教育課堂上,大學生志愿者孫明嫻講授“共和國的旗幟”課程,為孩子們介紹國旗、黨旗、團旗、隊旗的歷史和含義,引導他們堅定理想信念,熱愛祖國,珍惜時光、發奮圖強。
在小紙條上寫下心愿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福田鄉豐都小學六年級的教室里同樣熱鬧非凡。集美大學師范學院“青春沃土”實踐隊的15名大學生為山里的孩子們開展了一場為期21天的暑期夏令營。
“今天帶大家看看地球之外的太空世界。在浩瀚的宇宙,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顆星球,其他行星也在不停地運轉……”在一節生動的科學課上,實踐隊隊員王增天以視頻切入,為孩子們講起了宇宙的相關知識,并引導孩子們積極討論。
在他的一步步引導下,孩子們還動手用黏土制作出“星系圖”。
在有趣的情景劇課堂上,實踐隊隊員李梓寧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西方藝術手法融合,對《嘉庚興學》劇本進行改編創作。課后,王嘉祥同學在小紙條上寫下了心愿:我要傳承“嘉庚精神”,從書中、從泥土中找到讓家鄉發展起來的方法,為祖國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做飯中享受快樂
浙江青田縣婦聯也開展“僑留守兒童”暑期研學活動。
“最令我難忘的是中午的做飯,我以前沒有做過飯,今天和小伙伴們一起做飯很新奇,吃到自己做的飯時也非常開心!薄皟S留守兒童”石博雅說。
浙江青田有38.1萬華僑華人分布在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以“70后”“80后”為主體的新生代華僑已成為中堅力量,而留在國內的子女成為他們最大的牽掛。
截至2023年6月,青田縣有留守兒童10898人,其中“僑留守兒童”8070人。他們與父母常年分離,無法隨時隨地感受親情。
當地婦聯持續開展留守兒童情況調研,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開啟家校信息互通,采取“1+N”結對模式,開展“6+X”關愛行動,包括開展集體生日、主題夏令營、主題研學、親子共讀、媽媽云端課堂、親情家書等主題關愛活動及各類個性化關愛活動。
“僑留守兒童”與父母長時間缺乏溝通和接觸,他們不僅需要親朋好友的養育,更需要整個社會熱心人士伸出援手。
只有他們得到安置,身在海外的華僑華人才能更無后顧之憂地拼搏奮斗。
(稿件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ID:qiaowangzhongguo;素材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綜合自東南網、東方網、南方日報、莆田日報;作者:徐文欣)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國家移民管理局 | 中國新聞網 | 中國僑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