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2f3eu"></tt>

    1. <p id="2f3eu"></p>
      <b id="2f3eu"><span id="2f3eu"><var id="2f3eu"></var></span></b>
      搜 索
      首頁 > 工作動態 > 正文

      黃花崗72烈士31人為華僑 專家談僑與“三·二九”起義

      2023年04月28日 09: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 徐文欣)27日是“三·二九”起義112周年。1911年4月27日(農歷三月二十九日),“三·二九”起義在廣州爆發,一批“為天下人勇于赴死”的青年才俊前赴后繼,在敵眾我寡的情形下血戰到底,英勇犧牲,后被稱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在這72人中,31人為華僑。

        華僑是“三·二九”起義的重要醞釀者、支持者和參與者。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張應龍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1910年秋,孫中山在馬來西亞檳榔嶼召開秘密會議,華僑成為起義的重要支柱、宣傳的主力軍以及革命經費的主要來源。

        檳榔嶼會議后,華僑在香港設立統籌部作為起義指揮機構、從海外購運起義所用的槍支彈藥并踴躍參加“選鋒”(敢死隊)。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理事任貴祥在《華僑與黃花崗起義述論》一文中指出,“據統計,回到中國香港集中準備參加起義的南洋華僑至少有500人。他們爭先返國效力,甚至因人數過多,由抽簽以決定回國參加者!

        經過幾個月的籌劃,4月27日,黃興率起義者沖向兩廣總督署。但由于籌備失當、指揮不暢等原因,眾多風華正茂的愛國青年失去生命。其中,最小的18歲,最大的52歲,其余多為二三十歲的青年。潘達微冒死出頭奔走,收殮烈士遺骸72具,葬于廣州城東紅花崗,之后愛國人士和華僑捐款興建陵園,紅花崗改名黃花崗。

        獻身的華僑烈士個個英勇壯烈,寧死不屈。任貴祥在《華僑與黃花崗起義述論》中寫道,郭繼枚和余東雄跟隨黃興英勇進攻,雙雙戰死 。郭繼枚生在南洋,稍長回國,父親欲為他訂婚,郭繼枚說,男兒志行未遂,何以家為?但父親一再堅持,勉強成婚,婚后不久他前往廣州參加革命,他對妻子說,這一去成敗不一定,假如不幸失敗,切不可過于掛念我,還要請你替我孝養老父!另一華僑烈士余東雄15歲即加入同盟會,犧牲時年僅18歲。當初因他年齡小,同盟會未準他回國參加起義,他再三懇求,才被批準。

        在華僑諸烈士中,年齡最大的羅聯曾在犧牲前高呼:“中國非革命無以救亡,望后起者努力前進,勿中餒云!庇∷⒐と死钗目谂R行前對朋友說:“必須為國家作一番驚天動地事業,以救國家危亡。此次回國,乃抱著此一愿望,與諸君為最后一次聚首!”可以說,起義中視死如歸的華僑比比皆是。

        “為紀念革命先驅,弘揚革命精神,馬來西亞檳榔嶼會議舊址改建為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愛國人士和華僑捐款興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睆垜堈f,“三·二九”起義是華僑愛國精神的縮影。他們的義舉有口皆碑,他們的貢獻將被銘記。(完)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

      韩国女明星们的yin荡生活

          <tt id="2f3eu"></tt>

        1. <p id="2f3eu"></p>
          <b id="2f3eu"><span id="2f3eu"><var id="2f3eu"></var></spa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