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2f3eu"></tt>

    1. <p id="2f3eu"></p>
      <b id="2f3eu"><span id="2f3eu"><var id="2f3eu"></var></span></b>
      搜 索
      首頁 > > 正文

      原來這些東南亞美食都隱藏著“中式基因”?

      2023年03月26日 09:54    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

        中國僑網3月26日電 題:原來這些東南亞美食都隱藏著“中式基因”?

        新馬地區著名美食肉骨茶、馬六甲地區自成體系的娘惹菜、越南“千古第一茶”蓮花茶……這些耳熟能詳的東南亞美食不僅極具地方特色,其養生功效也為人樂道。

        乍一看,這樣“以食養生”的飲食習慣與中國人講求的“藥食同源”理念似乎是“遙相呼應”。事實上,這些特色美食正是由中醫藥傳統理念與當地特色食材融合而產生的。

        歷史上,許多遠赴東南亞謀生的華僑華人從事著開礦、割膠等繁重的體力勞動。由于當時的勞動條件有限,加之當地氣候濕熱,許多東南亞僑胞會出現身體不適、水土不服等癥狀。

        針對這種情況,為東南亞僑胞診治的中醫師使用東南亞出產的胡椒,加上當歸、肉桂、甘草等藥材配置成“料包”,配以帶肉骨(或內臟)煲成湯,既能滿足僑胞的飲食需求、補充體力,又能祛除濕氣,緩解身體上的不適。

        因此,這道美食雖名為“肉骨茶”,但其中卻有許多中藥材而沒有茶。它之所以得名“肉骨茶”,是因為當時僑胞在吃完這道美食后,會飲用茶湯解膩。久而久之,這道美食就被稱為肉骨茶。

        早年華人“下南洋”后,也有不少人與當地土著通婚繁衍,在文化和語言上形成了融合,最終形成了“峇峇娘惹”族群,他們的飲食逐漸發展成為自成體系的娘惹菜。

      資料圖:?谝患荫R來西亞峇峇娘惹主題餐廳,老板為馬來西亞歸僑。(洪堅鵬 攝)

        娘惹菜結合了傳統中國菜的烹飪技法與南洋特色香料,其中不少佳肴是以中藥材配以當地食材制作而成,除了一般的雞鴨、牛羊、海鮮、蔬菜外,還應用如菠蘿、椰漿、香茅、南姜、黃姜、亞參、椰糖等當地特產配料。

        在風味上,娘惹菜口味濃重,講究醬料,層次分明,所用的醬料都由起碼十種以上的香料調配而成。

        代表性娘惹菜肴叻沙,就是用叻沙葉與椰奶熬制成濃香四溢的湯頭,加入粗米粉、蝦、魚餅、雞肉絲、芽菜、黃瓜等食材制成,食用時再配以自制辣椒參峇醬。

        特別的是,叻沙中的粗米粉被剪成一段一段。用湯匙一勺撈起,將葉香濃郁的叻沙送入口中,濃稠順滑,讓人欲罷不能。

        在越南,人們喜歡飲茶。他們的“千古第一茶”——蓮花茶是一種用蓮花調味的綠茶。其茶取荷花之性味,蓮香清新撲鼻,有清心祛濕、消暑降溫之效。

        正所謂“最好不過食補”,這些東南亞美食雖生于本土,但在形成過程中吸納了華僑華人帶來的中醫藥傳統理念,風味獨特又兼具養生之效。

        如今,這樣新奇又“熟悉”的味道也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人們在享用異域美食間,品味中國與東南亞交互往來的歷史脈絡。

        (稿件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ID:qiaowangzhongguo;資料來源: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華蹤醫跡——東南亞華僑華人與中醫藥文化展”、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等;作者:門睿)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

      韩国女明星们的yin荡生活

          <tt id="2f3eu"></tt>

        1. <p id="2f3eu"></p>
          <b id="2f3eu"><span id="2f3eu"><var id="2f3eu"></var></span></b>